導 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了黨和國家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的測繪地理信息產業也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在全黨全國人民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山維科技回顧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并以此為契機,面向未來,面向發展,開啟新的征程。
一、 緊跟時代發展,技術創新加速升級
過去的十年,山維科技一直與技術發展同頻,與行業發展相伴,自主創新研發的山維三平臺(服務于高效生產的EPS地理信息工作站、服務于精細管理的EPSOffice、服務于共享應用的EPSGIS)互相策應,共力支撐,為用戶提供國內領先的智能化測繪生產管理與共享應用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如今,在全國各地加快構建新型基礎測繪體系、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過程中,山維科技以三平臺為基礎打造的“測繪建庫一體化,新型測繪惠天下”的技術創新體系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與布局中,目前已廣泛應用到上海、廣州、西安、貴陽、沈陽等多個主要城市。
自2015年國務院召開會議首次提出“放管服”改革開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已成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重要制度動因。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山維科技基于EPS地理信息工作站和EPSOffice自主創新產品和技術優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廣受市場認可的“多測合一”解決方案,助力北京、上海、南寧、青島等地“多測合一”改革向縱深推進。其中南寧市建設項目“多測合一” 管理暫行辦法獲得自然資源辦公廳的推廣,供各地學習借鑒。
同時,得益于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國GIS市場發展態勢較好,GIS應用領域逐漸擴展,涉及到農業、水利、通信、電力、交通、國防等多個領域。山維科技創新推出的EPSGIS應用管理開發平臺,以“零代碼、積木式”為構建基石,實現了“輕量化、定制化、可視化”的應用和表達,目前已在交通、電力、救災應急等多行業多領域得以應用。2020年新冠疫情之初,山維科技著手研發疫情監測健康上報軟件,免費開放給全國地理信息企、事業相關單位使用,就是GIS輕量化的一次實戰性公益舉措。
“創新謀發展,實干促改革”是山維科技的經營戰略,“開放創新 自強不息”是山維科技的民族品牌成長之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山維科技積極響應時代命題,深化改革穩中出新,強化創新驅動的前瞻謀劃、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思想上謀創新,行動上抓創新,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像EPS三維測圖、EPS不動產權籍調查軟件這樣符合市場期待、市場銷售火爆的明星產品。隨之而來的是今年八月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于一家多年堅持自主研發的軟件企業來講,“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之路,從此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 洞察市場趨勢,服務鏈條穩步延展
近日,中國測繪學會發布2022年測繪地理信息自主創新產品目錄。山維科技研發的EPSE地理實體二三維一體化生產建庫系統、多測合一業務管理系統、EPS點云地理要素矢量對象協同化處理系統、EPS三維不動產權籍管理系統、地理信息企業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等五個軟件產品被認定為2022年測繪地理信息自主創新產品。過去的十年,山維科技已有20余個自主創新產品,服務于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這既是山維科技厚重的技術沉淀與不斷追求創新的累加效應,更是山維科技落實國家“科技興國”戰略,落實科技“自立自強”的部署,積極加大國產化核心技術研發投入的回報與肯定。
面對“智慧中國”時代的來臨,山維科技在“匠心打造國產測繪地理信息軟件精品”的基礎之上,更是把振興民族經濟、實現產業報國作為企業發展的使命。山維科技總裁郭順清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一項技術、一款產品的提升,不足以支撐一個有力量的生態體系,只有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攜同起來,資源整合,共同發力,才能真正地在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為,在獨創獨有上實現新突破。
近幾年,山維科技以“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做精做細”為“小中心”,以“測繪地理信息的及時應用和廣泛應用”為“大外圍”。“小中心+大外圍”的企業發展戰略,也讓山維科技主動走出去,加快跨界布局,縱橫聯合的舉措日漸增多。
2020年,公司與遼寧新發展交通集團成立合資企業德貝科技,這是山維科技延長服務鏈條、以應用促發展的一次跨界合作。2021年,公司與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楊必勝教授團隊在點云相關技術領域展開合作,成為產學研融合的成功典范。同一年,公司與遼工大交通時空大數據研究中心等六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北斗時空智能大數據行業應用研究院。2022年,公司引入超圖集團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合縱連橫,融合創新,協同發展,是山維科技的順勢而為、造勢而起。充分延伸服務鏈條,深度挖掘應用潛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共筑健康發展生態圈是山維科技的信念與擔當。
三、 布局人才梯隊,管理體系日臻完善
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時,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時指出,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人才資源是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力量和顯著優勢。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
過去的十年,是山維科技迅速發展壯大的十年,也是人才梯隊建設日臻完善的十年。作為知識密集型、創新驅動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維科技一直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從最早創始團隊的清華基因,到現在形成了海納百川,融合了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知名院校畢業的員工,山維科技對優秀人才的引進向來是不留余力的?!耙M人才是事業的起點”,公司每年都會舉辦針對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人士的專場招聘會,員工人數持續穩定增加。
山維科技的人才組織架構也在不斷創新,目前已形成“一院三中心”的研發體系和“雙驅動”的整體格局。一院為研究院,推動前瞻性技術、共性技術的研發與管理。三中心為基礎軟件研發中心,側重于夯實底層核心技術架構。新產品研發中心,側重于與市場聯動、打造前沿科技明星產品。智能化測繪與應用研發中心,側重于產業應用融合與拓展。雙驅動,是山維科技建立的以營銷中心為市場驅動,以自然資源技術服務中心為項目驅動的服務新模式。在這樣完備的企業管理和人才體系之下,山維科技獲得注冊測繪師、軟件設計師、高級工程師、高級項目管理師證書的員工越來越多?!芭囵B人才是對人才負責的態度”,山維科技每年都會組織多次大規模員工培訓,邀請專業人士授課,提升員工和團隊的競爭力和成長力。
“留住人才是共同做大事業的基礎,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是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痹谏骄S科技總裁郭順清看來,武漢研發中心和福州研發中心的相繼設立,既是人才本地化策略的落地,又是適應市場變化之舉。目前,山維科技的中層管理人員平均司齡超過10年,是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耙岳蠋隆敝v求的是傳幫帶,師徒制導師制接力發揮功效。“以新促老”講求的是公平效率,激發創新活力。在山維科技,不講資歷講能力,不看出身看貢獻,“誠信、平等、創新、共贏”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了所有人的共識。
回首來時路,山維科技走過了奮斗的十年,有理想,有信念,有“專精特新”高質量的發展。闊步新征程,山維科技會繼續聚焦主業,精耕細作,以實際行動扛起穩經濟、穩生產、穩就業的社會責任,唱響“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時代最強音,喜迎二十大的順利召開。